《猫》教学设计24
- 资源简介:
约4670字。
《猫》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的生字词。
- 引导学生学习作者通过细节描写来刻画猫的形象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描写能力。
- 培养学生筛选信息、概括内容的能力,能够准确概括猫的特点以及作者对猫的情感变化。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反复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作者的语言风格,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分析猫的不同形象以及作者情感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 引导学生模仿文中的描写方法,进行写作实践,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激发学生关爱小动物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 让学生体会到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尊重生命。
二、教学重点
1. 引导学生学习作者通过细节描写来刻画猫的形象的方法,如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
2. 帮助学生理解作者对猫的情感变化过程,以及这种变化背后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
1. 分析作者在描写猫的过程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谈话导入
-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都喜欢哪些小动物呢?(请几位同学回答)
- 今天,我们要走进老舍先生的一篇文章,来认识一下他笔下的猫。
2. 图片导入
- 展示几张猫的图片,让学生观察猫的外貌、神态等,然后提问:从图片中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猫?(请几位同学描述)
(二)作者简介
1. 介绍老舍
-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 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语言通俗简易,幽默风趣,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朗读要求
-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可以查阅字典或请教同学。
- 教师强调一些容易读错的字音,如“枝折花落”中的“折”读“shé”,“屏息凝视”中的“屏”读“bǐng”等。
2. 概括内容
- 学生读完课文后,思考并回答问题: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请几位同学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出文章主要写了作者家养的三只猫的故事以及作者对它们的情感变化)
3. 梳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