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600字。
《荷塘月色》精品教案
博罗县华侨中学 陈道用整理
第一课时:整体感知,揣摩语言
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生于江苏东海县,祖籍浙江绍兴,自祖父以来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扬州人。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哲学系,在江浙等地的中学任教,参加了文学研究会。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是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初中学过他的《背影》、《春》。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你我》、《欧旅杂记》、《伦敦杂记》,杂文集《论雅俗共赏》、《标准与尺度》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课文 分析
(一)自读感受(结合时代背景)
作者不满黑暗现实,追求自由光明,但一时又看不清前进方向,心情苦闷彷徨,思想矛盾复杂。《荷塘月色》正是作者当时生活处境和精神状态真切委婉的写照。
(二)揣摩语言,领悟感情
⒈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⒉问题:从哪些语句中,还可以了解到萦绕于作者内心的思绪?
析疑
① 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好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
②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③ 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④ 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⑤ 这令我到底惦念着江南了。
景与情
⒈去荷塘途中的景:曲径、树、月色 淡淡的哀愁
⒉荷塘边凝望的景:
① 月下荷塘: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月光 淡淡的喜悦
② 塘上月色:月色、树影
③ 荷塘四周:树、远山、路灯光、蝉声和蛙声 淡淡的哀愁
⒊思接千载采莲景 —《采莲赋》
感情发展脉络
“ 不宁静” →欲求排遣,淡淡的哀愁→观荷塘月色,淡淡的喜悦→发出“我什么也没有”的感慨→惦念江南,欲求超脱不得。
勾画精美语句,体会语言技巧
比喻句
①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②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③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到荷塘的那边去了。
④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⑤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⑥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
⑦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⑧树缝里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是渴睡人的眼 。
小结:比喻具体形象
拟人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