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510个字。 《声音》是收录在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的自渎课本上赵玫女士的一篇散文。
生活凝结艺术,艺术张显生活
——《声音》教学设计
南京市溧水县第一初级中学 黄爱华
【创意说明】
《声音》是收录在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的自渎课本上赵玫女士的一篇散文。在教授七年级下第四单元的内容时,明显的觉察到对于这个有关文化艺术类的单元,学生颇感困难。因此我选择了这一篇文章作为课本的巩固、延伸和拓展。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整体感知,并提取文本中几种声音的特质。
深入解读文本,品味文章中的重点语句,体会作者从乐声中获得的人生感悟。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独立阅读,揣摩本文意味深长的语句,形成自己独特而有创造性的见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对音乐艺术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并能对艺术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
丰富文化素养,用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滋养自己。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投影,打出字幕,让学生猜测一则名言〗
师:同学们“西方有哲人说:世界上有三种艺术可以超越语言而进行交流,一种是美术、一种是美食、还有一种是什么呢?
生:电影
师:电影不需要语言的帮助吗?提示一下,联系我们的预习学案。
生:音乐
师:很好!就是音乐!音乐是一场人人可以享受的盛宴,只要你有心即可!下面就让我们走进作家的世界倾听她耳畔的声音!
〖投影出示课题〗
二、课文学习
1、走进文本,倾听各种声音的特质
①给学生大约5、6分钟的时间放出声音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学生迅速浏览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师注意学生的阅读速度
生:本文主要写了作者倾听了自己喜爱的几种乐器演奏的声音。
生:在听了之后产生的有关写作的思考,人生感悟。
②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后,找出文章中体现作者耳中声音的特质。
生:钢琴是亮丽明朗;大提琴是低沉绵长;长笛是悲剧的美;萨克斯管是放浪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