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教学设计8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选修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2/23 22:13:3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50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490字。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设计思想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这本选修教材的第一单元的内容主要是为学好这本教材打好入门的基础,“为什么要学习经典”这样的问题学生理解起来较为抽象。所以以第二单元中的《论语》为例来解释这个问题,既深入研究了经典,又使学生明确了经典文化作品的魅力和影响。本课还整合了第三单元中儒家的理想人格“修齐治平”的相关内容,以“修身”为切入点来感受儒家思想中以修身为基础的积极入世的精神。
  学情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论语》作为经典作品,本身有一定难度。学生不易把握到其中蕴含的深刻的儒家思想。所以寻找一个切入点启发引导学生进入《论语》文本很重要。本课旨在从“修身”的角度深入进去,把握孔子积极入世的思想。
  学生分析 
    学生对于《论语》并不陌生,可以利用他们学过的内容进行引导、深化。针对十则《论语》的内容较少,不容易形成较深刻的认识这一问题,特印发《论语》的相关补充材料作为辅助,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孔子的思想。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对《论语》十则和补充材料中关于“修身”的章句进行品析,了解孔子理想中的君子人格具备怎样的品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课内和课外材料的研读并联系自身实际体会学习《论语》的现实意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国文化经典的底蕴,使学生经历一番文化濡染提升自我修养。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对《论语》十则和补充材料中关于“修身”的章句进行品析,了解孔子理想中的君子人格具备怎样的品性。
  教学难点 
    从文本中提炼、概括“修身”的方式。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环节(1) 
    (一)导入
  图片、材料展示:
  1.图片: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2008人击缶,诵读《论语》中的名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图片:同样是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表演的是孔子3000名弟子手持书简吟诵《论语》中名句“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3.材料:祭孔祀典,两千多年来从未间断,成为世界祭祀史上一个奇迹和孤例。
  4.美国物理学家麦克·哈特在他的著作《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孔子名列第五位。
  5.丁肇中、李政道都是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世界级科学家。在回首成功之路时,他们感触最深的是: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不是西方的科技,而是中国古籍《论语》里的道德规范和唐诗宋词里的动人情景。  看图片
  读材料
  听讲  
      通过图片和材料使学生明确孔子及《论语》的地位和影响
  通过两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的感言拉近学生与经典的距离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