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论语》教学设计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一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9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4/30 11:55:3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1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280字。

  名著导读《论语》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滕利玲 地区:张家界 学校:慈利县第一中学 邮编 427200 电子邮件:tll197999@163.
  学 科 语  文 教材名称 高中语文必修1 教材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 题 名著导读《论语》 年级 高一 学期 上期 学段 第1学段
  教
  学
  目
  标 1、了解《论语》的创作背景、内容及影响;识记《论语》中的名言警句;
  2、感受《论语》的魅力,激发阅读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兴趣和热情;
  3、学习孔子努力完善自己、百折不挠、坚持追求理想人生的精神。
  教学
  重点 1、 识记《论语》中的名言警句;
  2、感受《论语》的魅力。
  教学
  思路 温故知新——阅读品味——归纳总结
  主要
  教学
  方法 阅读法、讨论法、探究法
  教学
  资源 自制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预设(共一课时)
  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的呈现) 学生活动
  (学习活动的设计) 设计意图
  共
  一
  课
  时 一、导入:
  孔子及《论语》的 影 响 展示课件:
  1、中国古代:宋代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天不生仲尼,万古长于夜”
  2、国外:“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1998年1月全世界诺贝尔获得者集会巴黎时的宣言
  西方推选的“一百个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中,孔子排名为第五位;美国人则尊奉孔子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日本:长崎市的孔子庙的西廊大理石上所刻全部《论语》,现在还保存完整,供人观赏。
  新加坡:政府按照孔子的伦理思想,制定并实施了伦理教育计划,规定以《论语》作为中小学伦理教育的教材;新加坡还经常举办文明礼貌活动,《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成为这项活动的指导思想。
  德国:把孔子和康德共同尊为教育学的奠基人,柏林得月园的入口处,更是矗立着两米多高的大理石孔子塑像,塑像花岗石基座上刻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展示课题:   魅力《论语》
  ——名著《论语》导读                                                       阅读课件内容,感受《论语》无论是在中国古代还是在国外都备受推崇,必有其神秘魅力存在。 1.了解《论语》的影响。
  2. 引发学生探究《论语》魅力的兴趣。
  二、温故知新:
  回顾初中课本中课文《论语十则》 教师引导回顾:
  1、试着背诵《论语十则》
  2、《论语十则》中哪句话你印象最深,为什么?
  3、请说说说说你所了解到的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教师明确新知识:
  1、了解孔子的生平:好学不倦,知识渊博——游说列国、百无一售——整理古籍、致力教育。孔子早年生活贫苦,处于生活的最底层,但他好学不倦,努力完善自己,百折不挠、坚持追求理想人生,终究千古留芳。孔子的人生经历能带给我们启发,孔子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明确《论语》的结构:《论语》全书共分20篇,篇名为后人所起,多用每篇首句中的两个字做篇名,每一篇又分为若干章,每章长短不一。短的只有一句话,长的也不过数百字。前后章之间不一定有什么联系,有些章还有重出现象,可见它是一个片段的集合体,并非出自一人之手。
  《论语》的形式:格言体、答问体、对话体、议事体。 1、学生背诵回顾所学《论语十则》及由此了解到的孔子。
  2、 了解孔子的人生经历,感受孔子的精神。
  3、 了解《论语》的结构和形式。 切入对《论语》魅力的体会,消除学生对这本经典文化名著的陌生感;
  补充引入新知识,使学生进一步地了解《论语》,为以后的阅读打下基础。
  三、感受领悟(一)
  三、感受领悟(二)
  教师出示课件:出自《论语》的格言警句
  1、克己复礼为仁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众星共之
  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6、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有便佞,损矣。《季氏》
  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为政》
  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
  1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教师明确:1-3表达以《论语》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核心“仁”,《论语》中的阐述的“仁”是全方位的,既直指个人修养,又关注人与人的相处之道,更体现了治国之道。
  4指为政者首先必须端正自己,做好臣民的表率。
  5强调要进行启发式教育。6-10均谈及为人处世。 学生分组讨论,翻译格言警句,并谈谈其中哪一句对自己启发最大。
  引导学生体会《论语》的理趣,感受思想与内涵带来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论语》的兴趣。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