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说课稿2
- 资源简介:
约2270个字。
《猫》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及课文特点
本课为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本单元选编了六篇描写人类的生存伙伴动物的文章。这些文章不仅反映了人对动物的了解和认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而且还试图从动物世界里折射人类的生活轨迹。《猫》一文作者用朴实无华的言辞将三次养猫的故事娓娓道来,意境深远、含蓄,留给人深深的思考。
2.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的确立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要重视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之间的联系,结合本单元特点,我把本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定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积累本课字词
(2)了解课文内容、学习本文生动的细节描写和直抒胸臆的写作特点
2、过程与方法
学习针对事件观点明确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习客观公正地待人处事方法
(2)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内容,明确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及对我的影响
2、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和直抒胸臆的抒情文字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生动的细节描写和直抒胸臆的写作特点
3.学情分析
本文故事性强,情节跌宕起伏,三起三落,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本文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本文蕴含的世态人情的写真较深奥,六年级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适当点拨,文中的细节描写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是学习的重点,应该让学生多读文、多体会、多谈自己的看法。
二、说教法
依据新课程标准理念,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实施教学:
1.朗读法: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意蕴,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领会其中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只有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反复读,才能体会课文中包含的复杂感情。
2.总结归纳法:引导学生通过独立阅读整理文章内容,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并让学根据对内容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感情,从而引起共鸣。
3.讨论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