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50
- 资源简介:
约4100字。
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1.会读会写课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积累文中优美的语句。
2.学习抓住景物的特点写景的方法,掌握情景交融的写法;培养学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作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家乡景物、对祖国河山一草一木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在写景中的作用。】
3.反复朗读,感知内容,揣摩词语,品味优美的语言。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老舍的资料。
2.制作带有重点问题、重点语句的幻灯片。
教学过程设计
同学们,你们猜得出老师是哪里人吗?
【学生回答】(七嘴八舌)…
老师的故乡是重庆,在我的记忆中,重庆的冬天,天空总是灰白色的,眼前茫茫的都是浓浓的雾气,几乎看不到太阳的笑脸,天上看不到鸟儿的影子,冷风一吹,感到一股袭人的寒气。济南的冬天也是这样的吗?
【学生回答】…
【导人新课】是啊,同学们,地域不同,年龄不同,心境不同,我们心中的冬天也不一样。那么,作家老舍笔下《济南的冬天》又是怎样的一番情致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文章,一起
去欣赏济南冬天的风光。
二、初读酝酿一涵咏冬天
1.同学们,请用自由朗读的方式品读课文,走进作者笔下济南的冬天,品味作者眼中的景,心中的情。
(学生自由朗读,掌握字词)
【课件展示】
(1)注音:
镶(xiang)水藻(zao)贮蓄(zhù)
发髻(ji)澄清(cheng)
着落(zhuo)看护(kan)
(2)释义:
响晴:晴朗无云。
设若:假如。
秀气:在文中是清秀的意思。
贮蓄:储存积蓄。
澄清:清亮。
空灵:在文中是清净透明的意思。
2.引导学生注意:朗读时带有鲜明的个性色彩,打上了理解的烙印。同学们对文章的理解不一样,朗读时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也就不同。要求同学们试着把自己当作老舍,走进课文。
【提出问题】老师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有一种强烈的感觉,文辞间流淌的这种亲切感和亲和力,仿佛是老舍在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朋友,那般柔情,娓娓道来。老师想问问,老舍用文字向读者介绍了济南的哪些景物?
【学生回答】…
【教师点拨】济南的冬天是美的,老舍先生笔下济南的冬天更美。那山、那水、那阳光、那白雪…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特别是浸透在如诗如画美景中的浓郁情致,更使文章有一种神韵,一种悠长的味道。
三、删繁就简—一温情冬天
【提出问题】这山和水冷得是否凛例?暖得是否张扬?
其实文章开头有一句话,作者已经概括出来了,看看谁最先发现。
【学生回答】
【师生互动】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板书故意写错,写成“温情”)
书中是这个“温晴”。同学们,“温情”和“温晴”这两个词有什么区别呢?
【学生回答】
【教师点拨】是啊,中国汉字很多都是形声字,咱们可以通过形旁猜测它的意思。大家试试看。
【学生回答】…
【教师点拨】“温情”的“情”和“心”有关,“温晴”与“日”有关。
(板书:在“温情”和“温晴”下方分别板书“心”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