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51
- 资源简介:
约3020字。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济南冬天的特点。
2. 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体会景物中融入的作者的感情。
3. 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学习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
4. 感受作者对济南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激发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1. 朗读课文,感知济南冬天的特点,体会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 学习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品味文中优美的语句。
三、教学难点
1. 理解课文中某些词语和句子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情感。
2. 学习作者如何将景物描写得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四、教学方法
1. 朗读感悟法: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2. 小组合作探究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究课文中的问题。
3.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 播放一段关于济南冬天的视频或展示一些济南冬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感受济南冬天的特点。
2. 提问学生:你们眼中的济南冬天是什么样的?
3.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看看他笔下的济南冬天有什么独特之处。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
1. 介绍作者老舍,包括他的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籍贯(北京)、代表作(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2. 讲述本文的写作背景:老舍1930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山东被称为他的“第二故乡”。《济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所写的。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教师出示生字词,如“伦敦(dūn)”“安适(shì)”“髻(jì)”“贮藏(zhù)”“镶上(xiāng)”“狭窄(zhǎi)”“水藻(zǎo)”“绿萍(píng)”等,让学生认读。
3. 思考并回答问题:济南的冬天有什么特点?作者是通过哪些景物来表现这一特点的?
o 济南冬天的特点:温晴。
o 表现这一特点的景物:山、水。
(四)再读课文,理清结构
1. 学生齐读课文,思考: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