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52
- 资源简介:
约7900字。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文中的生字 词及重要词语的含义。
学生能够理解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并能在写作中尝试运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诵读、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细致描绘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对济南冬天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自然美,培养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文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体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细致描绘的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对济南冬天的热爱之情,并能在自己的写作中表达出来。
三、教学方法
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课文,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优美和作者的情感。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济南冬天的美景,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一年四季周而复始。春天的生机与稚嫩,夏天的茁壮与炎热,秋天的丰硕与肃杀,冬天的蕴藉与冷酷,它们以不同的姿态和特性展示于人们面前,引发人们无限的联想和感慨。
谈到冬天,大家都会联想到那凛冽的北风,刺骨的寒流以及那肃杀的气象;说到冬天,大家又会想起“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辽远,想起那“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孤寂。总而言之,冬天给我们的感受是“寒冷的”、“白色的”,然而在北中国的济南,由于特殊的地形,冬天非但没有一副严酷的面孔,反到是那么的“慈善”可亲、笑容可掬。今天,就让我们追逐老舍先生的足迹,到济南去感受一下冬天的温馨,欣赏那秀气的山,澄绿的水。
2、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1937年,他的代表作《骆驼祥子》问世,被译成十几种文字,产生较大的国际影响。抗战爆发后,他在周恩来的直接关怀和帮助下,从事抗战文学活动。1946年赴美讲学。1949年回国后,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