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53
- 资源简介:
约4930字。
《济南的冬天》
老舍
教材解析:
本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单元的要点是引导学生学会写景的方法,学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本文是老舍先生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下的一篇情辞并茂的写景散文,是现代散文中的精品。文章生动形象的描写了济南的冬天气候温和、冬日如春、美丽如画的景色。
教学设想:
我将重点放在老师的点拨之下,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充分的感知课文,探究获取作者写景抒情的思路和巧妙的写作方法,并能运用所学去阅读理解同类的文章进行拓展阅读,加强读、写能力训练。
我设计的教学过程一是依据教学目标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阅读,引发学生思维、讨论,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二是感受课文情景交融的艺术魅力;三是拓展比较阅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借去年哈尔滨旅游的热点引导学生对北方冬天的好奇心
师:同学们,作为土生土长的南方人,我们见过繁花似锦的春,荷香四溢的夏,稻谷丰收的秋,唯独没有见过白雪皑皑的冬。去年冬天哈尔滨成为旅游热门城市,南方小土豆们更是挤爆了这座冰城。那北方的冬天究竟有着什么样的魅力,能让老舍先生一改以往沉郁厚重的写作风格,用轻快清新的笔触来描写北方的冬天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去感受一下吧。(板书课题)
2.师:我想先请几位同学来说说他学过或知道的描写冬天景色的古诗词句。(学生回答:柳宗元的《江雪》、《风雪宿芙蓉山主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
师:很好。这些描写冬天景色的古诗词句让大家感受北方的天气,与课文中的冬景形成鲜明对照。大家知道吗?在咱们北中国的一个地方,它的冬天却是另一番风味,到底是怎样的别是一般滋味呢?下面我们带着美好、愉悦的心情一起分享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
二、读解课文
解题
《济南的冬天》是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所写的一篇情辞并茂的写景散文。题目明确交待了描写的地方和时令。
关于济南的山和水:在济南南面有著名的千佛山。千佛山古名历山,传说帝舜耕稼于此,又名舜耕山。隋开皇间因岩石镌佛,遍布山崖,遂称千佛山。层峦叠翠,形成济南的天然屏障。它们确实都是“小山”,千佛山的主峰也只有海拔285米。另外济南多泉水,素有“泉城”之称,所谓“家家听泉,户户插柳”。大致为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