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54
- 资源简介:
约3840字。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识记作者作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济南的冬天之美。
2. 学习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及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运用。
3. 把握作者情感,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
1. 体会济南冬天的特点,感受济南冬天的美。
2. 学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运用。
三、教学难点
理解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都经历过冬天,那么在你们的印象中,冬天是怎样的呢?(学生自由发言)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看看济南的冬天有什么独特之处。
(二)作者介绍
老舍(1899 - 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获“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其中《茶馆》被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
(三)字音字形
1. 教师出示以下词语的拼音,让学生认读:
o 镶上(xiāng shàng) 奇迹(qí jì) 宽敞(kuān chǎng) 看护(kān hù)
o 贮蓄(zhù xù) 水藻(shuǐ zǎo) 澄清(chéng qīng) 髻儿(jì ér)
o 伦敦(lún dūn) 济南(jǐ nán)
2. 学生齐读词语,教师强调易错字音。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济南冬天天气的总特征是怎样的?
(2)课文主要描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两种景物?
2. 学生朗读完毕后,小组讨论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3. 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
o 济南冬天天气的总特征是“温晴”。
o 课文主要描写了济南冬天的山和水。
(五)再读课文,梳理内容
1. 学生默读课文,划分文章层次,并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2. 教师指名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
3. 教师总结:
o 第一部分(1):总写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o 第二部分(2 - 6):具体写济南冬天的山水景物。
o 第三部分(7):总结上文,写作者总的观感。
(六)精读课文,体会特点
1. 读第1段,说说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写出济南冬天的总体特点的。
o 学生朗读第1段,思考问题。
o 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o 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作者通过与北平、伦敦、热带的对比,写出济南冬天无风声、无浓雾、无毒日的特点,突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赞誉济南是个“宝地”,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