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学设计71
- 资源简介:
约2850字。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写景状物的散文名篇,一般都具有四个特点,即写景美、情味浓、意蕴深、语言美。要学好写景状物的散文,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思路的确立上,必须努力体现以上四点。但在一课时的教学中必须有所取舍,重点突破一个点。本课时的教学设计,重点在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体会写景状物散文中的“写景美”也就是画面美。
基于这样的认识,本课时设计立足文本,设计导学案,引导学生预习了课文的基础上,再由一组由浅入深的问题引导学生回到文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首先播放散文朗读录像,让学生通过文字、声音和画面得到视觉、听觉的享受,也对文章有个整体的感知。接着让学生回到文本理清文章思路,找出散文的文眼。
然后将关注的重点落在文章写景的部分,通过寻找景物来感知文中的每个画面。紧接着让学生分组讨论,选择一副自己喜欢的画面细细品读,并组织成语言描绘画面。
利用音乐营造氛围,将文中一幅画进行分解,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想象,进入一种审美的享受。此时,学生的感观已经被调动起来了,紧接着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经历,搜寻自己脑海中的秋天,再一次想象画面,并用文字将自己脑海中的画面描绘出来。用美的语言将学生带入美文中,用美的音乐将学生带入美的意境中,学生用优美的语言描绘自己美的体验,达到美文美教的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郁达夫及其作品。
2、过程与方法:展开想象感知写景散文的意境,培养鉴赏散文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热爱之情,培养爱自然爱生活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体会写景状物散文中的“写景美”也就是画面美。
教学过程:
一、 放松小游戏,由“愁”字入文
1、 猜字谜
请同学们猜一个谜语,秋天的心,打一字(老师板书,并做提示)。学生很快能答出“愁”。
2、 老师由“愁”导入
中国有句古话,“少女易伤春,壮士易悲秋”,秋天一年将尽,天气转凉,万
物凋零,总是能够引起人们很多深沉、萧索、悠远、严厉的感触。行走在秋风秋雨中,于是杜甫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于是柳永说:杨柳岸,晓风残月,于是就有了“秋风秋雨愁煞人”。现代作家郁达夫也喜欢秋天,他甚至断言,就是被关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也会产生一种不能够自已的深情。同学们:一片落叶就是一个季节,一点秋意就是一番心境,一番心境就是一篇散文(出示幻灯)。现在又是一年的秋,时值秋末冬初,窗外已是凋零的落叶,就让我们在这样的氛围中,走进郁达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