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410字。
《重力与重心》教学设计
单位:北师大泉州附中
教师:李虹 董志雄
完成日期:2006-09-30
课题: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1 (必修)第4章 第1节 重力与重心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知道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使物体产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用力的图示表示力的三要素。
(2) 了解重力的产生,理解重力的三要素。
(3) 能测量重力的大小,确定重力的方向。
(4) 能解释稳定与重力相关的现象,并能应用。
2、过程与方法
用实验、观察、讨论、交流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动手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观察、交流,讨论,归纳等学方法,使学生体验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
(2) 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演示实验和课本中的小实验,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做到师生默契配合、情理交融,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探求知识的过程中,达到最佳的学习心理状态。
(3) 对学生进行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抓住事物本质,建立理想化模型的科学素质的培养。
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力三要素是本节的重点。
2. 重心与稳定是本节的难点。
策略:设计课堂演示及分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会物体的重心与稳定的关系。
三 、【教具】
1、自制圆锥体、纸盒、木板等;
2、多媒体。
五、【设计思路】 本节采用对初中知识复习与深化,从生活出发,通过课堂的演示实验和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逐步探索力的概念、重力的产生、重力的三要素及重心与稳定。
本章内容,是有关力的基本知识,具有基础性和预备性。很多知识不易过分深化,所以对本节的设计应突出如下几个特点:
1 、基础性;
2 、 预备性 ;
3 、 学生的自主性 这节课主要要求学生有自主学习的热情,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及课堂实验的设计和实际操作,鼓励同学们从现象和旧知识中寻找规律激发了学生们的创造性;
4、注重科学方法的培养 通过对重心这种理想化模型的研究,体现物理学研究方法对事物的研究;
5、互动性:依照本节课自身的特点,教学过程中设计了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中,形成师生互动,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可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6、多媒体辅助教学 。
六、【教学过程】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