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660字。
高中新课程《物理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教学案例
福建省龙海一中康宏宏
Ⅰ、教材分析
一、设计思想: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是高中物理课程中运动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运动学的基础。除了课程标准中的知识内容和能力要求外,本节课教学过程还应重视引导学生能够通过数据分析来认识匀变直线运动的特点,用数学方法探究并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体会数学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对观测数据的分析,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即加速度保持不变)。
2、能根据加速度的概念,推导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3、从数值运算中的算术平均值运算条件出发,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
4、能根据平均速度的概念,推导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
5、会运用公式和图象等方法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了解微积分的思想。
6、会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7、领略运动的艺术美,保持对运动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三、重点与难点:
1、重点: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位移的变化规律;
2、难点: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求一段时间内的位移。
Ⅱ、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1环节:让学生初步知道研究物体运动的基本方法。
提出问题(实例):一辆小汽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前方50米处正好有一个行人以1.5m/s的速度横穿道路,设路宽6m,问行人会不会有危险?
学生分析结果:汽车到达行人位置处只需2.5s,而行人穿越道路需4 s时间,存在相遇的危险。
[师生对话]
教师:为了安全,汽车司机应采取什么措施?
学生:让汽车减速。
教师:对,让汽车做减速运动,汽车减速后对行人是否还构成危险,我们能否做出预测?我们如何预测?
学生:必需知道物体作减速运动的公式。
教师:在生产、生活中的物体运动较多的是作变速(加速、减速)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存在规律吗?怎样探索运动的规律?这就是我们要探究的问题。为了降低研究的难度,我们先从变速运动中最简单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开始研究。
[教师讲述]
(1)历史回顾:从亚里士多德到伽利略;
(2)研究方法:实验观测、数据分析、描述规律(数学语言)。
第2环节:观察或观测实验数据,直观地得出物体匀加速直线运动过程中速度和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