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4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1/4 12:01:22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资源提供: yty4012 [资源集]
  • 下载情况: 本月:获取中 总计:获取中
  • 下载点数: 获取中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620字。
  课标解读 
  1.通过实验探究,理解物体的惯性。能用语言表述牛顿第一定律。 
  2.关于惯性,即“物体都有保持原来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课标》要求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来认识。这种探究既包括做简单的实验,也包括对日常生活事例的分析。对于牛顿第一定律,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话来表述,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同时让学生体会该定律的内涵及其严密性。 
  第十二章 运动和力 
  12.5 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 知道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知道什么是惯性,认识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4)会用物体的惯性解释惯性现象,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 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 通过活动体验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 
  (3)观察生活中各种跟惯性有关的现象,了解观察是提高物理思维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科学就在身边。 
  (2)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科学想象能力。 
  (4)通过惯性现象,向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对实验探究的参与,强化学生分析与论证的能力;加深对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理解。 
  难点:转变学生的经验概念,让学生明了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任何物体都具有,牛顿定律是惯性现象的规律总结。 
  教学方法   探究法、观察法、分析法、谈论交流 
  教学用具  惯性小车、斜面、光滑木板、毛巾、棉布、标志小旗. 
  教学过程 
  (一)    引入新课 
  讲述  我们学过了力,一切物体都受到力的作用。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就是说力能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又能使运动物体速度增大或减小,还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力和运动有着怎样的联系呢?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来研究有关力和运动的一系列问题。 
  板书              12.5 牛顿第一定律 
  (二)进行新课 
  请学生观察图12.5-1的三幅图, 
  设问:运动的物体最终停下来的原因是什么? (请学生讨论回答) 
  板书  一、维持运动需要力吗 
  [演示实验1] 在桌面上推动木块(或板擦)从静止开始慢慢向前运动,撤掉推力,木块立即停止。  
  分析: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的现象,(如推桌子)。这些现象从表面上看,“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才能使物体继续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停下来.”即:板擦的运动需要推力去维持。于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根据这些现象总结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去维持”。这种观点在历史上曾被沿用两千多年,但是沿用两千年是否就一定正确呢?也可能有人曾表示过怀疑或有人认为就是错误的,但没有能说服别人的理由。 
  [演示实验2] 在桌面上推动一铁球,从静止使之向前运动,用力推出,铁球向前运动一段距离后停止。  
  分析:推力撤掉,还要向前运动,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不符。  
  (学生分析讨论):铁球:静止——运动——静止。两个过程中是否都有力存在?在这两个过程中力的作用是维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还是改变运动状态?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