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A 生活中常见的力.doc
第二章 B 力的合成.doc
第二章 C 力的分解.doc
第二章 D 附录 课题研究: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研究风力.doc
第二章 D 共点力的平衡.doc 第二章 A 生活中常见的力
一、教学任务分析
本节关于常见力的分类和重力、弹力、摩擦力各自的特点,是在初中已学力的基本概念基础上的进一步学习,是高中物理力学部分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后续牛顿运动定律、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学习奠定基础。
学习本节内容需要以初中已学关于力的基本认识、第一章关于矢量及其表示等知识为基础。
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已有的关于力的知识,相互启发,达到巩固旧知识,启发新知识的目的。
通过力传感器感受力的大小在图像上的反映、“钢丝上放瓶子”等实验增强对重心的认识;通过微小形变实验确认弹性形变。
通过吊装船艏、撑杆跳、画弹力作用点及方向、分自行车中的摩擦力,在实际问题中学习,在学习中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教学要求学生主动参与,通过讨论、DIS实验建立概念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分析、比较、归纳、演绎等科学方法的应用,感悟观察、实验对形成概念和发现规律的重要作用。
在形变实验中可以学习放大物理量的基本方法,通过重心的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及特点;知道重心的概念及物体重心的位置。
(2)知道形变及其特点;知道显示微小形变的方法;知道弹力产生的条件及特点。
(3)* 知道摩擦力及摩擦力的种类。
(4)初步学会画物体受重力、弹力作用时的简单受力示意图。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如何让瓶子稳定在钢丝上”、 显示微小形变等探究实验,感受实验是认识物理现象、探究物理规律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2)通过显示微小形变的演示实验,增强学生对微小形变的感性认识,感受放大物理量的方法,促进对弹力特性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参与“如何让瓶子稳定在钢丝上”的探究活动,提高趣味性,感悟生活中处处有物理,激发探究的兴趣和学习的热情。
(2)通过“显示微小形变”的演示实验,懂得物理学习需要细致观察、认真分析的科学习惯,增强对物理现象和物理问题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力的矢量性,弹性形变及弹力的特点。
难点:如何确定弹力的作用点和方向。
四、教学资源
1、学生实验器材(每两人一套)::DIS实验仪器(数据采集器、力传感器与计算机)。
2、演示实验器材:演示微小形变的实验(圆形墨水瓶、细管、塞子、标尺)。
3、探究重心的位置实验:让瓶子稳定在钢丝上。(钢丝、瓶子、木块、雨伞等)。
4、自制PPT幻灯片。
五、教学设计思路
本设计的内容包括生活中常见的力、形变、弹力等三部分内容。
本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以探究小实验、DIS实验、PPT演示和实例分析为基础,以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点拨为基本方法。通过用力传感器探测力的大小的DIS实验、“钢丝上放瓶子”等小实验增强对重心的认识;通过显示微小形变的演示实验认识弹性形变,进而认识弹力及其特点;通过实例情景的讨论,初步学会物体仅受重力、弹力作用时的简单受力受力分析。
本设计要突出的重点是:力的矢量性,弹性形变及弹力的特点。方法是:通过对实例分析、讨论认识力的矢量性;通过显示微小形变的演示实验认识弹性形变,在此基础上建立弹力的概念,通过对实例的分析、讨论,认识弹力的特点,初步学会判断弹力的作用点及方向。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