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010字。
北师大版《7.3重力》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 第三节重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重力,及其方向和作用点.
(2)能用G=mg计算重力的大小.
(3)通过实验,培养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的技能.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2)在发现重力与质量关系的规律时,指导学生学会用比值来处理数据的方法.
(3)在重力的运用上,教多的采用学生讨论,给学生展示课外知识的机会.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重力以及其运用的学习使学生关注与人息息相关的物理知识.
(2)通过比较简单的探究(重力和质量的关系),让大多数同学体会到探究的乐趣、熟悉探究的过程方法.
教学重点 重力的三要素
教学难点 探究重力和质量的关系,掌握公式G=mg
仪器材料 铁架台、细线、斜面、一重物;弹簧测力计、钩码(学生分组实验)
教学方法 实验小探究,讨论汇报,实践活动 课时安排 1
板书设计 第三节重力
一、重力G(gravity):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二、重力的三要素
1.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2.重力的大小
(1)实验探究:重力和质量的关系
猜想:质量越大,重力越大
方案与表格:
钩码的质量m/kg 钩码受到的重力G/N 重力与质量之比(N/kg)
结论:重力和质量成正比.
(2)公式:G=mg g=9.8牛/千克
3.重力的作用点:
质量分布均匀的形状规则的几何体的重力作用点在几何中心,重力的作用点也叫做物体的重心.
4.重力的图示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1.创设情景得出:什么是重力 (1)师:请大家观看自然和生活中的几个现象.
(2)播放视频:瀑布、投篮、苹果落地
(3)师:“水为什么往低处流?”、“向上抛出的球为什么总落回地面?”、“大家知道牛顿思考苹果落地的故事吗?”
(4)请学生简要讲述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
(5)由前面故事指出:“地球上的一切物体,都受地球的吸引力作用.”“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gravity).”(在这里,针对善于思考的同学可指出:重力并不等同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但不作深入讲解)
(6)在物理学中,重力用大写的英文字母G表示(英文gravity的首字母).
(7)师:大家是否能例举一些物体受到重力的现象呢?(强调:地面上以及地面附近所有物体都受重力作用.)
师:重力作为一种力,它的施力物体是谁?受力物体是谁?
(8)指出: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的受力物体是地面附近的物体.(地面附近的所有物体都受重力) 观看视频,思考其共同特点:落回地面.
回忆小学自然课所知的物体受地球吸引的概念回答问题.
积极举例(跳水、滑滑梯、飞机失事坠毁等).
思考重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