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约2340字。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认知与技能:(1)了解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了解物理学上理想实验的实质。
(2)体会亚里士多德与伽利略的思想冲突。
(3)经历实验过程,学会用分析与论证的方法探究出牛顿第一定律,并会用自己的语言予以表述。
(4)在生活中认识惯性,了解利用惯性及防止惯性危害的方法并初步应用于生产和生活实践。
过程与方法:(1)培养和提高实验设计与操作、现象描述、总结归纳等能力。
(2)学习“归纳推理”这一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牛顿第一定律得出过程的体验,感受科学成果往往是多人智慧的结晶。
(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学生探究并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牛顿第一定律。
2、惯性和惯性定律的区别。
3、探究实验的设计与数据的处理
三、教法设计:
1、牛顿第一定律:
第一阶段:采用矛盾冲突法,尽力展示生活体验、亚里士多德观点与伽利略思想实验矛盾冲突,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第二阶段:实验探究。通过学生实验探究,教师指导,尽量让学生自己分析、交流、推论并表述出牛顿第一定律内容。
第三阶段:主要以教师讲述的形式,指明牛顿第一定律的重要性、理想性,并通过对定律内容的理解指导,帮助学生认识力的作用在运动中只是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惯性:
通过惯性实验展示运动物体由于惯性而表现出来的现象,以突出惯性维持其原有运动状态的实质。安全带的作用由课件予以展示。劳动中利用惯性,利用课件演示小斧头分别用不同方法固紧锄(斧)头,以突出惯性的实际意义。最后,简洁、明快地阐释出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
四、教具:
多媒体、斜面、木板、玻璃、毛巾、小车、刻度尺、长方体窄木块、玻璃杯、惯性演示仪等。
五、主要教学过程:
(一)、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探究
1、 激发矛盾:
课本图6-1、6-2、6-3、6-4四幅图,让学生观察,然后,要求学生利用桌上的书本感受:推书本,书本就运动,撤去推力,书本停止运动.老师推小车,小车运动,撤去外力,小车逐渐停下来。
师:生活中还见过类似的例子吗?
启发学生比较上述事例的共同特征:物体的运动需要力的作用,撤去物体受的力,物体就不会动或停止运动。
投影亚里士多德观点:要维持物体作匀速运动,就必须给物体施加一恒定的力。不受力而一直运动的现象是没有的。
师:上述是古希腊最杰出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和同学们的生活体验何其相似!可是,几百年前,著名科学家伽利略却曾通过假想实验,运用逻辑推理,对亚里士多德,也即同学们的观点提出了质疑。
投影出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示意图,教师对照示意图复述伽利略的推理过程和结论。
师:伽利略的推理,也是建立在分析大量事实基础上的,孰对孰错,还是让我们一起动手探究论证吧?
2、实验探究:利用课件引导提示学生明确整个实验探究内容
(1)提出问题:摩擦力对物体的运动有什么影响,如果物体不受摩擦阻力会怎么样?
(2)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此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如何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提示学生:哪些条件保持不变?哪些条件在发生变化?
设计实验:让小车从斜面滑下,逐渐减小平面的粗糙程度,测量小车的运动距离,并推论当平面没有摩擦力时小车的运动情况。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