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的运动》教案1
- 资源简介:
约3570字。
行星的运动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不同学说的建立和发展过程.
2.知道开普勒对行星运动的描述.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推理,提出科学假设,再经过实验检验的正确认识事物本质的思维方法.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的建立过程,渗透科学发现的方法论教育、建立科学的宇宙观.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到科学家为追求真理而不懈努力,顽强的执著精神,从他们身上所流露出来的人格美.
二、学法引导
学生自学、结合教师的讲解、介绍.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日心说”的建立过程和行星运动的规律.
2.难点
学生对天体的运动缺乏感性认识.
3.疑点
开普勒是如何确定行星运动规律的.
4.解决办法
利用挂图,有条件的学校可放影像资料片形象地表现行星的运动情况.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行星运动的挂图或资料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教师用生动语言来介绍天体物体的发展历史,引起学生产生思想上的共鸣.
2.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观看相关资料来提高认识.
七、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略)
(二)整体感知
在浩瀚的宇宙中有着无数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天体,如太阳、地球、月亮、星星等等.这些天体是如何运动的呢?人类最初是通过直接的感性认识以及受宗教的影响,建立了“地心说”,但后来,第谷等科学家通过长期观测,记录了大量的观测数据,对地心说进行挑战,哥白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日心说”,“日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其他天体(包括地球)都绕太阳作匀速圆周运动.“日心说”虽在“地心说”的基础上前进了一大步,但“日心说”解释行星运动时与实际观测的结果仍有一定的误差,最终开普勒通过计算,确立了行星运动的正确图景: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所有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开普勒对行星运动的描述,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重要基础.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发展过程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