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教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教学目的 :<br>
1.掌握生字生词。 <br>
2.学习记叙的顺序和结构。 <br>
3.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中心意思。 <br>
教学设想: <br>
学生刚刚接触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知识引路。教师要清醒地认识文言文阅读的一般规律,从整体到局部,从熟读到理解,从语言形式到思想内容,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自己进入学习的领域,从自己的学习实践中逐步掌握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方法。 <br>
本文篇幅较短,内容并不难懂,但字词、句式难点很多,语言障碍较大,故教学时重点应放在字词句的串讲上。但字词句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语言环境,要从上下文意中去掌握字词的含义。 <br>
本文可用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初步解决生字生词,以熟悉课文为主;第二课时掌握文章的结构形式和思想内容。教学方法仍以学生的活动为本,教师只能处在引导、点拨的地位。 <br>
<br>
第一课时<br>
教学要点: <br>
1.朗读课文熟悉课文。 <br>
2.参看注解,理解生字生词。 <br>
3.复述故事大意。 <br>
教学过程: <br>
1.知识导入。 <br>
(1)学习文言文和学习现代文不同的地方有两点:一点是由于社会生活的变迁,造成内容的差距、认识的困难;一点是由于语言的演变,造成文字的差异、理解的障碍。这两点又以语言障碍为主。 <br>
(2)文言文的语言障碍主要在词和句上,有很多词和句在意义和用法上都和现代文不同,学习时要特别注意这些不同的词句。 <br>
(3)文言文阅读的方法最重要的是熟读。开始时参看注解,会认会读;然后就要朗读,读得琅琅上口、滚瓜烂熟才便于理解。 <br>
(4)今天学习课文《狼》,就要按照上述的认识和方法来安排教学活动。 <br>
2.关于课文。 <br>
这篇课文的有关知识要记住这样几点: <br>
①出处。本文节选自《聊斋志异》。 <br>
②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人,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他自幼勤学、聪敏,但一生考场不利,自学成才,在家乡设馆教书,创作了许多鬼怪故事,后来汇编成书,就是《聊斋志异》。 <br>
③《聊斋志异》是我国著名的文学作品,是短篇小说集。作者通过谈狐说鬼,讽刺当时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败、科举制度的腐朽。作品的艺术成就很高,具有现实意义,故事曲折离奇,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很多篇目已改编成电影电视,为大家所熟悉。<br>
这一部分主要由教师讲授。 <br>
3.认读课文。 <br>
(1)教师布置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参看注解,划出生字生词;试通文句,弄清内容大意; <br>
小声默读一遍。 <br>
(2)学生发问。 <br>
除注解以外,文中还有不懂的字词,要求学生当场发问,教师当堂解决。 <br>
4.朗读课文。 <br>
第一遍:要求读音准确。 <br>
第二遍:要求大体顺畅。 <br>
第三遍:要求读出语气。 <br>
每一遍,教师均有讲评。 <br>
5.默读课文,准备复述。 <br>
教师给三五分钟让学生再默读识记,要求能大体复述故事情节。 <br>
6.复述课文。 <br>
找三个学生复述,每一次复述都有不同的要求,教师要作出讲评。 <br>
第一次,找中间程度的学生,让他看着课文复述,实际上是对着课文口头翻译,大体译对即可。 <br>
第二次,找中间偏上学生,要求对着课文较为准确地翻译。 <br>
第三次,找上等程度学生,背着课文复述,要求不遗漏主要情节。 <br>
7.掌握生字词。 <br>
在这三次复述过程中,其他学生主要熟悉古今不同意义的字词。教师随订正随理出掌握的主要词语。 <br>
拟挑出常用的、比较容易掌握的单音词,随讲随写黑板,让学生笔记,以便复习掌握。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