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说课稿19
- 资源简介:
约2350字。
荷塘月色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来自14级十五班的姜思琦,今天我要讲的课文是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说课,若有不妥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的课文,这是一篇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几十年来一直脍炙人口,文章结构精致,语言生动、优美,感情细腻、含蓄,通篇气韵贯注,灵动多姿,给人以强烈的审美愉悦。此外,由于本文系高中语文散文阅读开篇之作,对学生初步感受到高中语文的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二说学情和教学目标
教授此课时,我们面对的是高一的学生,在初中,他们学过朱自清的散文,可以说对语言美、意境美有所领会。但由于我们的学生认识问题还比较表面化,他们的阅读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培养形成之中。鉴于此种情况,我将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让学生在精神上得到充实和满足,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健康正确的审美观。
依据学生学习特点、教材特色以及新课标要求,我将设定如下三维目标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欣赏荷塘月色的美景,分析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2)过程与方法方面:诵读课文,结合语境,揣摩词语、品味精练准确、清新隽永、优美动人的散文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感方面: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感情,培养爱国主义思想情感
2.教学重点、难点
《荷塘月色》是写景抒情散文的典范之作,因此我确定重点是通过4—6段赏析,品味文章语言美,对学生进行文学审美教育。
我把教学难点确定为两个:一是分析散文的写作手法,学习本文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 ,掌握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二是学生通过分析文章段落,能够理解作者通过景物描写抒发的情感与感受。
三 说教法
教授一篇散文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此达到陶心之说的 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为了发挥教材的立体功能,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理念,我采取: 诵读法,讨论法,启发法、点拨法,以及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法。以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主动探究的能力,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都能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四说学法
在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课堂上不仅要传授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为他们今后继续教育或终身教育打下基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不再做静态知识的占有者而是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积极探究。
教学过程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主要完成课文4、5、6三段的阅读鉴赏。通过揣摩“景语”,弄清文章的写景特点,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第二课时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借助背景、关键语句理清作者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