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教学案5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4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8/3/1 22:07:4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0710字。

  [新课入门须知]
  [知目标]
  学习目标 考点炼提
  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作品与相关的文化常识
  2.品味文章的语言美,把握作者情感及行文思路 分析散文中物象的作用
  能力目标 1.学习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2.学习拟人、通感手法的运用
  情感目标 理解作者不满现实、向往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感受作者高洁的情怀
  [知作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在北大期间,积极参加五四爱国运动。毕业后,在浙江、江苏多所中学任教,继续参加新文化运动,成为文学研究会的成员。
  在反饥饿、反内战的斗争中,他毅然拒绝美援面粉,表现出了中华民族优秀知识分子的尊严和气节。毛泽东称赞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主要作品:散文集《匆匆》《春》《欧游杂记》《你我》《背影》等,诗集《雪朝》(与人合著),诗文集《踪迹》,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等。
  [知背景]
  本文写于1927年7月,那时作者在清华大学任教,住在清华园。文中的荷塘就在清华园。
  这一年,中国接连发生了“四一二”和“七一五”两次反革命大屠杀,白色恐怖笼罩全国。朱自清处在彷徨之中,一方面对北洋军阀勾结国民党摧残革命的黑暗现实不满,另一方面由于当时的思想境界以及个人生活上的原因,他又不可能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中去,而是最终选择了“暂时逃避”的方法。
  作为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面对黑暗现实,他又不能安心于“超然”,心情十分矛盾复杂。在这种心境下,朱自清独自来到月下荷塘思考人生理想,写下了传世佳作《荷塘月色》。
  [知常识]
  1.朱自清名字由来
  朱自清之名是他1917年报考北京大学时改用的,典出《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意思是廉洁正直使自己保持清白。朱自清选“自清”作为自己的名字,意在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不同流合污,保持清白。他同时还取字“佩弦”。“佩弦”出自《韩非子•观行》“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意为弓弦常紧张,性缓者佩弦以自警。
  2.《西洲曲》
  南朝乐府民歌,最早著录于徐陵所编《玉台新咏》,历来被视为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但此诗何时产生,出自何人之手,千百年来难成定论。从内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