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科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3/3 8:52: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资源提供: renheren [资源集]
  • 下载情况: 本月:获取中 总计:获取中
  • 下载点数: 获取中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350字。
  课题:密   度 
  南京市第三初级中学  丁玉祥 
  [设计意图] 
  本节是教材的第6章第3节,也是力学的基础部分,与前几章“简单现象”相比,是力学知识的进一步深入,本节既是质量的深化和延伸,又是对物质世界认识的进一步探索,同时也为后续章节的学习奠定基础。初二学生现阶段能力发展水平不平衡,形象思维能力较强,逻辑思维能力发展水平不高,学生已有“物体体积越大,质量越大”生活经验,已初步掌握了测量固体、液体质量的方法,同时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欲望比较强,乐于参与实验,但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还有欠缺,在本课密度概念教学时,将通过实验、讨论、辨析和训练,强化学生对密度概念的理解。 
  由于本节属于概念教学,学生由于日常生活的经验积累了一些与质量、体积有关的感性认识,但由于初二学生的感性认识和抽象思维能力不足,其中有些经验的形成是片面或错误的,这会干扰正确概念的形成。因此,要教学中要注意设法排除前概念(即思维惯性)的干扰,密度概念的建立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生活经验,避免密度把密度概念直接灌输和强加给学生,依据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教学心理学原理,在密度概念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形象化的实验,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自主建构密度概念,教师仅仅是学生概念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为此,本节课主要通过“科学探究→建构概念→实验操作→实际应用”的主要教学流程,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究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科学实践能力。本节课采用“科学探究小组合作”教学模式。 
  学法指导:指导学生会利用比较、类比以及“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正确建立密度的概念。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是物质自身的一种性质,了解常见物质的密度大小; 
  (2)通过测定密度的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3)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4)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活动理解密度的概念;初步掌握通过实验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 
  (2)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    重点:是密度概念理解。 
  确定依据是:密度知识比较抽象,依据“标准”要求,它不仅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之一,在教材中承上启下,是进一步学习必备的基础性、前提性知识,而且它在一个生产、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 
  突破策略:充分利用学生感性认识,通过实验探究,小组讨论的方法,借助“比值”定义密度概念。 
      难点:是利用“比值”定义密度概念,理解“密度是物质本身一种性质”。 
  确定依据是:由于初二学生逻辑思维正处于发展初期,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能力较弱,利用比值法定义密度比较抽象,尽管学生经历过“应用“比值”定义速度概念”,但把数学中“比例”应用于密度,理解“同种物质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定值的含义”仍有些困难。 
  突破策略:利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类比和知识的迁移,让学生回顾利用比值定义速度的方法来建立密度的概念。 
  关键点:通过组织好实验探究建立密度的概念是本节的关键点。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