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300字。
《自由落体运动》讲义设计
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物理教研组 陈宏社
一、教学目标
1.在物理知识方面要求:
(1)了解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
(2)自由落体产生的条件;
(3)认识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
(4)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定量)。
2.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概括出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从而培养
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通过相关物理量变化规律的学习,培养分析、推理能力。
3.渗透物理方法的教育,运用理想化方法,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抽象出物
理模型——自由落体,研究物体下落在理想条件下的运动。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
1>自由落体的特征是初速度为零,只受重力作用(物体的加速度为自由落体加速度g),
掌握自由落体的速度和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通过相关物理量变化规律的学习,培养分析、推理能
力,从而渗透物理方法的教育,运用理想化方法,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抽象出物
理模型的建模能力。
3>培养学生认知自然规律的一般思维方法:现象观察——分析推理——猜想结论——
数学推导——实验验证——概括总结——形成理论——应用理论分析问题
2.难点:演示实验的技巧及规律的得出,介绍伽利略的实验验证及巧妙的推理。
三、教具
自由落体演示仪及附件,计算器,硬币(一元)两枚,薄纸袋(恰好可装下硬币),抽气机,
牛顿管,计算机网络。
四、主要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观察视屏(树叶的下落,水滴的下落),联想实际生活中的物体下落的运动。思考落体
运动的特点。
[演示Ⅰ]金属小球和小纸片分别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同时下落,观察下落速度,从表
面上看得到结论,“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
1.亚里斯多德(Aristotle)的认识
从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17世纪,这种观念统治了人们两千多年之久。(查看视屏关于
亚里士多德的介绍)
2.伽利略(Galileo)的贡献(1638年)
[演示Ⅱ]金属小球和小纸片分别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同时下落,观察下落特点。得到的结
论是金属小球和小纸片几乎同时落到同一位置。分析并猜想现象发生的原因。(认识到空气
阻力的对落体运动的影响)
伽利略的逻辑推理:两个物体mA>mB分别由同一高度下落,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的快,
当把两物体捆在一起仍从同一高度下落情况会是怎样呢?
①整体分析:当把两个物体捆在一起时mA+mB,因为新组成的物体比上述两个物体中
的任一个都重从而下落的应最快。
②局部分析:A物体下落的快,受到一个下落得慢的物体B的作用,结果就像一个大人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