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的合成》教学设计7
- 资源简介:
约4340字。
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设计
全南中学:罗清莲
课题:《力的合成》
【整体设计理念】: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离开实验,物理就成为无源之水,本节课更体现了物理学的这一特点。平行四边形定则是矢量合成法则,而学生一直以来都习惯于代数运算,对矢量运算特别不习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实验是学生接受物理知识最符合认知规律的方法,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正是基于实验,让学生亲自实践,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团结合作、归纳总结等能力,这是实践出真知的要求,也是突破重点和难点的关键;同时,渗透了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数据处理——实验结论——应用推广,另外对等效替代思想的渗透、让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也是本节课重要内容之一。
【教学目标】
⒈知识与技能:
⑴能从力的等效性来理解力的合成和合力的概念。
⑵能区分矢量和标量,能通过实验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并知道它是矢量运算的普遍法则。
⑶会用作图法求共点力的合力。
⑷知道合力的大小与分力间夹角的关系,会用直角三角形知识计算共点力的合力。
⒉过程与方法:
⑴学生通过对比、分析日常生活中情形理解等效代替,知道代替的前提是等效。
⑵通过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实验、探究、处理数据的能力及相互协作、实事求是的精神。
⑶掌握处理问题的一般思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应用与推广。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通过自主探究实验,了解物理规律的形成过程和等效代替思想的运用,体会学习的乐趣、成功的快乐,使学生乐学、会学、学会,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⑵通过应用科学方法对具体问题的分析,体现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教师:老师提前到班上播放端午节赛龙舟画面及音乐《众人划桨开大船》
学生:学生观看及聆听
设计理念:渲染氛围
引入新课:实验探究
教师:请三位同学到讲台前,让一位男同学提起重约为20千克的一桶水到一定高度,请其他同学分析该同学施加的提水的力为多大?然后请两个女同学一起提起水桶到相同高度,请同学们一起分析提水桶的有几个力?从效果上看跟刚才用一个力提一样吗?
学生:学生观看同学的操作,同时考虑并回答教师的问题。
设计理念:通过实践体验,让学生体会等效观点。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身边还有哪些事例是说明一个力与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的?
学生:学生思考讨论列举实际例子:教室里用两条细绳吊着日光灯、很多推着陷入泥潭的汽车、建筑工地工人抬钢筋等。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