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190字。
热机
北京市右安门外国语学校涂春霞
一、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认为:教师要重视学生原有的经验,要将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教学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化;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的想法,思考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以此为依据,引导学生丰富知识。
课标要求学生了解物理学及其相关技术发展的大致历程,知道物理学不仅含有物理知识,而且还含有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关注能源利用与可持续额发展问题。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乐于探究日常用品或新产品中的物理学原理。
二、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为北京课改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热现象》中的第九节,
热机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动力设备,有效的利用燃料和减小燃料燃烧造成的环境污染是社会十分重视的问题。本节课的内容与生产、生活紧密相连。对本节课的学习,可使学生了解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重要作用,可使学生初步认识科学及其相关技术对于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及其人类生活的影响,增强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将来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所贡献。
在课程标准中,对热机部分,提出的知识与技能的要求是:“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知道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活动建议中建议学生了解内燃机中燃料释放热量的去向,讨论提高效率的可能途径,调查当地几种炉灶的能量的利用效率。在2012物理中考说明中,知识点“热机”中分项细目“热机的能量转化”、“四冲程内燃机的工作原理”、“热机的效率”项目要求均为“了解”。
因此在教学中,除了对其教学目标完成,还应注意对学生人文精神的渗透,和对时代特征的反映。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积累、生活经验,有一定的分析理解能力,但学生仍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不一定有正确的认识,因此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自学、类比、对比的方法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
教学方式: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设疑创设情景引入本节课,教学方式主要为讲授、自学讨论。
教学手段: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