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320字。
超重与失重教学设计
延川县中学冯军平
一、教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自从人造地球卫星和宇宙飞船发射成功以来,人们常谈到超重和失重,在实际生活中也有许多超重和失重现象发生,所以超重和失重在学完牛顿第二定律单独作为一节提出来,在内容上没有什么新知识,整体上看类似于一节习题课,但又有不同,有着一定的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通过超重和失重的具体分析巩固了牛顿第二、第三定律;另一方面,与生活实际、科学应用联系较多,激发学习热情,为后面五、六章的学习作铺垫以及对高二学习电磁学与力学结合的知识有很大帮助。
二、三维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和具体的教学内容,特设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识别超重和失重现象;能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超、失重现象发生的动力学原因,理解超重和失重现象的本质。培养学生善于从实际情景中捕捉信息、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陈述观点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多种情景中的相似因素进行分析、比较,并加以归纳、概括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采用“情景——问题——探究——讨论”的开放式教学法。让学生在观察、思考、提问、猜想、实验、交流、比较、归纳等一系列探究活动中亲身体验、认识生活中的超重和失重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下培养学生敢于探索、敢于提问、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借助课堂小实验、多媒体课件和丰富的网上资料,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超重与失重现象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教学难点: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探究超重与失重现象产生的条件
四、学生
本课时教学中学生可能会出现主要的思维障碍与困惑:
1.有了重力的概念,有的学生可能会认为超重是重力增加,失重是重力减少,完全失重是重力完全消失。为解决这个问题,通过一系列演示、运用最普通最简单的物品和仪器(如弹簧秤),来说明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时,只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发生了变化,物体的重力仍然存在且大小不变。
2. 超重、失重和完全失重现象比较熟悉,但不知道引起超重、失重和完全失重现象的原因。
五、教法、学法
首先观看视频(杨利伟在神舟五号处于完全失重下的生活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入新课。在新课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演示电梯的升降,将抽象问题具体化,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教师引导下,围绕教学目标层层展开,由浅入深,环节紧凑。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推理、总结,启发学生的思维,把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突出体现了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
学法:指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思路、方法。领会抓住主要因素,建构物理模型。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