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550字。
第三节探测射线的方法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放射线的粒子与其他物质作用时产生的一些现象。
2、知道用肉眼不能直接看到的放射线可以用适当的仪器探测到。
3、了解云室、气泡室和计数器的简单构造和基本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
1、能分析探测射线过程中的现象。
2、培养学生运用已知结论正确类比推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分析问题的品质。
2、从知识是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的思想中,培养学生建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唯物主义观点。
3、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根据探测器探测到的现象分析、探知各种运动粒子。
教学难点:
1、探测器的结构与基本原理。
2、如何观察实验现象,并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粒子的带电、动量、能量等特性,从而判断是何种射线,区分射线的本质是何种粒子。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教学用具:
挂图,实验器材模型,课件,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天然放射现象,知道了三种射线的本质。但是放射线是看不见的,我们是如何探知放射线的存在的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几种常用的探测射线的方法。
(二)新课教学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83页的第一部分,思考并讨论:放射线虽然看不见,但我们根据什么来探知放射线的存在呢?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并讨论后会回答:放射线虽然看不见,但我们可根据放射线的粒子与其他物质作用时产生的一些现象来探知放射线的存在。
追问:这些现象主要有哪些呢?
学生:这些现象主要有:
(1)使气体电离,这些离子可使过饱和汽产生云雾或使过热液体产生气泡。
(2)使照相底片感光。
(3)使荧光物质产生荧光。
1、威耳逊云室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威耳逊云室”部分的内容,并组织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讨论。
提问:(1)构造是什么?
(2)基本原理是什么?
(3)怎样才能观察到射线的径迹?
学生活动:讨论并选出代表回答问题
(1)威耳逊云室主要部分是一个圆筒状容器,下部是一个可以上下移动的活塞,上盖是透明的,可以通过它来观察和拍摄粒子运动的径迹。室内由光源通过旁边的窗子照明。少量放射性物质(放射源)放在室内侧壁附近(或放在室外,让放射线从侧壁的窗口射入)。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