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教案8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粤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一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3/10 13:13:08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3 总计:14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230字。荷塘月色   朱自清
朱蕴丹
第一课时
一、导入:“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是我们在初中时学过的《爱莲说》,作者是?周敦颐。
莲就是荷花。周敦颐笔下的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跟荷花有关文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看看朱自清笔下的荷花、荷塘又是如何的。
二、推进新课:
朱自清的作品我们读过哪些呢?《春》、《背影》。大家能不能谈谈自己的体会,他的文章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地方打动你?
文章的语言朴实、清新、淡雅,充满诗意,感情真挚、动人。
我们来看看他的《荷塘月色》是不是也是这样的。
三、整体把握:
1、默读全文,请一位同学表达作者的行踪——从家里出来,沿着一条小煤屑路,到了清华园的荷塘,又回到了家里。重点放在哪里?荷塘。
2、从题目我们可以知道这篇文章属于写景散文,描写的重点是“荷塘”和“月色”,课文哪些段落是描写这两种景物的呢?4、5、6三段。这三段分别写什么?第4段写月色下的荷塘,第5段写月色下的荷塘,第6段写荷塘四周的景色。
四、合作探究:
1、下面我们就重点来赏析一下“荷塘”和“月色”的美景。请大家齐声朗读第4段、第5段,朗读语速要放慢一些,读出抒情的语调来。
2、我们先来欣赏月下的荷塘,看看第4段,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荷塘的美景的?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四个方面。
给大家3分钟时间,找出你认为最好的句子来加以品味,体会它的妙处。
(1)“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作者用比喻写荷叶的风姿。作者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这两者是相似的,所以可以用比喻。而用了这个比喻,使荷叶有了动态美。我们可以想象出:微风吹拂下,荷叶轻轻摇动,就像美丽的舞女在翩翩起舞,她们不停地转动着身子,她们的裙子在水上画出无数的圆圈。
(2)作者又是怎么写“荷花”的呢?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写荷花?——拟人、比喻。“袅娜”:形容女子姿态柔美,这里写出荷花的饱满盛开,温柔的样子。“羞涩”:本来是写女子的神情,现在用来写荷花含苞待放,赋予荷花生命力和感情。接着用了三个比喻。
连用三个比喻,构成什么?博喻。三个或三个以上比喻连用或套用,用来描绘同一事物或用来说清同一事理,就是博喻。运用博喻,可以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使深奥复杂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可以将原来平淡的内容,写得色彩绚丽,仪态纷呈。
那么这三个比喻,把荷花比喻成什么?“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一粒粒的明珠”描绘出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碧天里的星星”描绘出绿叶衬托下忽明忽暗的闪光,“刚出浴的美人”描绘出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这三个比喻可以说写出了荷花的神韵。
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对荷花倾注了满腔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激发了我们的想象,真是绝妙佳句。
(3)“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荷花的香气很清很淡,若有若无,而“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也是时断时续,若有若无,二者有很多相似之处,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