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240字。
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
《向心力》教学设计
增城中学 陆昌松
一、教材分析
教材先讲向心力,后讲向心加速度,回避了用矢量推导向心加速度这个难点,通过实例给出向心力概念,再通过探究性实验给出向心力公式,之后直接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得出向心加速度的表达式,顺理成章,便于学生接受.接着介绍了火车转弯和汽车过拱桥等实际问题,开拓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理解向心力的产生原因,能对日常生活中的有关问题有正确的理解和判断,从而对力与运动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
二、学生分析:
学生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状态的判断已有一定基础,也学习了牛顿三大运动定律,初步具备了以加速度为桥梁的运动和力关系的知识体系。本节通过实验探索构建圆周运动的规律,使学生认识到牛顿运动规律也运用于曲线运动,从而认识到牛顿运动规律是反映机械运动的根本规律。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概念。
②知道向心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理解向心力、向心加速度公式的确切含义,并能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③能运用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公式解答有关问题。
2.过程和方法:
①通过对向心力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推理能力。
②通过实验探究,发展学生的实验能力。
3.情趣、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生活中的例子,使学生领略自然的奇妙和谐,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和欲,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情趣。
②通过向心力的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和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③通过知识的探索过程,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快乐。
四、重点难点
重点:
1、理解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概念。
2、知道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的大小,并能用来进行计算。
难点:
1、建立向心力的概念。
2、对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正确理解和认识。
五、教学方法:实验法、讲授法、归纳法
首先引导学生对做周围运动的物体进行受力情况分析,并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求出物体沿半径方向受到的合外力,就是提供给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从中引导启发学生认识到:做圆周运动的物体都必须受到指向圆心的力的作用,由此引入向心力的概念。在探讨向心力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可让学生充分讨论并设计实验进行探究活动。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复习提问:
a. 什么是匀速圆周运动?
b. 描述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有哪几个?
c. 上述各个物理量间有什么关系?
板书: , ,
2、引入:
由于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方向时刻在变,所以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曲线运动。而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那么,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有何特点?加速度又如何呢?本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个问题。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