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作用》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约1820字。
第1单元: 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在具体问题中能找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知道力有大小和方向,在具体问题中能画出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3、知道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力的名称可按力的性质和力的作用效果来命名。
(二)能力目标:
通过具体的例子,培养学生独立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并能够画出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三)德育目标
从实际的物理情景出发,养成一种科学分析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
力的概念
教学难点:
力的图示
教学方法:
启发式、归纳法、讲练法
教学用具
磁铁、铁钉、弹簧秤、钩码(学生用)
圆规、三角板、讲练所用的投影片(教师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平常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力的现象太多了,打过篮球吗?提过水吗?举过哑铃吗?帮人推过车吗?……都干过,这些事情通俗的话就是出点力气,可在物理学里力是一个什么概念?产生力的条件又是什么?
板书:第一节 力
二、新课教学
(一)用投影片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是矢量
2、力的图示要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
3、力的分类
(二)学习目标完成过程
1、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1)学生实验:①磁铁吸引铁钉
②用手拉弹簧秤的挂钩
引导回答出:磁铁对铁定施加了力,同时感觉出力铁钉也在吸引磁铁;用于拉弹簧时,手也被弹簧所拉。
(2)出示投影片
效果
施力
物体 作 用 受力
物体 效果
脚 踢 球
手 提 水
肩 推 车
引导学生回答:只要有力发生,就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板书: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3)强调:一个孤立的物体不会存在力,力不能脱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在研究一个物体受力时,不一定指明施力物体,但施力物体一定存在且能找到。
(4)巩固训练(出示投影片)
找出下列带“•”的物体所受的力,指出各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A木块飘浮在水面上
B手里托着一本书
2、力的大小和方向
实验:(1)在弹簧的弹性限度以内轻轻地拉一下弹簧的挂钩,测一下拉力的大小。
(2)测钩码的重力的大小
引导得出:力的大小可用弹簧秤测量,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符号N表示。
提问:在初中学习过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浮力的作用,浮力的方向是什么方向?
学生回答:竖直向上
老师归纳:所以力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
板书:力是具有大小和方向的矢量,方向由具体的作用去定。
3、力的图示
提问:力的三要素是什么?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
引导回答: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其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使物体发生形变。
教师总结归纳引入:力的三要素决定力的作用效果,那在物理学当中可以形成准确地表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