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349字。
11.3《动能和势能》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首先在学生学过的功的知识的基础上,直接从功和能的关系引入了能量的初步概念,不追求严密性。这是因为初中只要求学生对能量的概念有初步的认识。教材列举了风、流水等能够做功,以便使学生对运动物体具有能量形成比较清楚的具体印象,同时也为讲水能和风能的利用埋下伏笔。由此引出了动能的概念,用实验说明动能的大小跟速度、质量的关系,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势能的教学也是从做功的角度先引入势能概念,再由实验或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学习势能的大小的决定因素。在本节内容中教材未给出了机械能的概念。重点介绍了动能、势能的概念及影响因素,能量、机械能、动能、势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这些概念的包含与被包含关系模糊。
【学情分析】
动能、势能所涉及的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实验及多媒体教学手段,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初中生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当然在此过程仍需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实验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初步了解能量的概念;
(2)理解动能的初步概念及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能列举常见的事例;
(3)知道势能的初步概念及影响势能大小的因素,能列举常见的事例。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例认识动能、势能的存在,分析得出动能、势能的概念。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科学探究了解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交流合作的团队精神,并从探究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
(1)建立动能、势能的概念;
(2)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教学难点】
势能的概念。
【教学方法】
讲授法、直观法(演示实验)、讨论法、归纳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鉴于能量和功的概念有密切的联系,所以通过"怎样才算做了功"的提问,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力的作用成效、功的两要素。
当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作用下,沿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有了成效,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