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880字。
1-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是表示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义、公式、符号和单位,知道它是矢量
2.理解平均速度,知道瞬时速度的概念
3.知道速度和速率以及它们的区别
2、过程与方法
1.比值定义法是物理学中经常采用的方法,学生在学生过程中掌握用数学工具描述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渗透极限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由简单的问题逐步把思维迁移到复杂方向,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
2. 了解从平均速度求瞬时速度的思想方法,体会数学与物理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速度、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概念及其区别
教学难点
对瞬时速度的理解
教学过程设计
一、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
提出问题:当物体做直线运动时,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描述物体的位移的?
回答问题:用坐标系。在坐标系中,与某一时刻t1对应的点x1表示t1时刻物体的位置,与另一时刻对应的点x2表示t2时刻物体的位置,则△x=x2-x1,就表示从t1时刻到t2时刻这段时间内的位移。
以百米赛跑为例,你参加赛跑的跑道是直的,你能说明“坐标”与“坐标变化量”有何不同,又有何联系?
学生讨论后回答:坐标用来表示位置,坐标的变化量表示位移。比如,我在起点的位置、我在终点的位置或我在全程中点的位置(50m处)等都可以在建立坐标系后用坐标上的点来表示,而在我从起点跑到终点的这段过程中,我的位移可以用起点到终点间的坐标变化量来表示。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16页至第17页并回答“思考与讨论”所提的问题
二、速度
引入:物体的运动有慢、有快,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一般而言人用视觉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不可靠)
问题1:百米赛跑时,运动员甲10s跑完全程,运动员乙11s跑完全程,运动员甲与乙谁快?
【运动员甲比乙快(相同的位移,甲所用的时间少)】
问题2:汽车A在2h内的位移是108km,汽车B在2h内的位移是170km,汽车A与B谁运动的快?
【汽车A比B慢(相同的时间,A通过的位移少)】
得出常用的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1)在相同的位移,比较所用的时间。
(2)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通过的位移。
提出问题:对于时间不同,位移也不同的情况呢,我们如何比较物体快慢?
如:运动员甲与汽车A谁快?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