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教学设计48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11/9 9:23:2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3 总计: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7010字。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及解析
  1.内容:《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最有代表性的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是这一单元的重点篇目。在《荷塘月色》这篇文章中,朱自清先生运用娴熟细腻的描写,悉心遣词布字,把自己的淡淡的愁绪融进了荷塘月色的景致之中,使人阅之动容,为之陶醉,心随文动。它是一篇典范的,又独具特色的写景抒情散文,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精品。
  2.解析:本文既承担落实写景状物这一单元教学重点的任务,又承担对高一学生进行文学审美教育的责任,所以,让学生通过质疑探究,掌握写景状物及其语言特点,并能够身临其境,充分感受作者心灵的搏动,体会作品所描述的美景、美情,进入一种审美境界,就成为教学重要任务之一。
  二、教学目标及解析
  1.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作者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夹杂在一起的思想感情。
  (2)理清课文的行文线索,分析课文的内容结构。
  (3)仔细揣摩语言,欣赏动词和叠字运用的精妙,体味通感、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运用的艺术效果,感受荷塘月色之美。
  (4)体会本文的写作特点,尝试对朱自清散文进行评价。
  2.解析
  (1)通过阅读,理解作者的感情变化。
  (2)师生互动,理解课文的圆形结构。
  (3)品味精美语言,培养审美情趣。
  (4)学习本文情景交融、语言清丽以及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写作特点。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1.教师指导学生分析重点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有助于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重点引导学生分析通感修辞手法的运用,体会本文写景状物的语言特点。
  四、教学支持条件
  1.朗读录音。
  2.阅读、朗读、背诵。
  3.讨论、品味、欣赏。
  五、课时:二课时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基本流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2)整体感知文章的思想感情。(3)整体感知文章的行文思路。
  1. 了解背景,激情导入
  (1) 作者简介: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海州。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学生时代即创作新诗,后又从事散文写作。1920年秋,创办《诗刊》。1925年到清华大学任教。1928年出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