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重与失重》说课设计
- 资源简介:
约3440字。
“超重与失重”说课设计
沙迪
教科版 (物理 必修1)第六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7节 超重与失重
一、教学背景分析
1、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超重和失重”是高一物理教材中牛顿第二定律应用的内容,也是后面天体运动章节中分析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时的基础知识,同时也是学生在学习高中物理过程中的应用规律解释现象的典型实例,学好这一节课意义不仅在于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物理学习的方法,增强自信心,为整个高中物理学习开一个好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超重和失重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学习者特征分析
高一学生在前几章的学习中知道了研究物理问题的一般方法,本章又初步掌握了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也学习了常见的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处理问题的方法,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同时他们好奇心胜,求知欲强,学习物理兴趣浓厚,学习热情高涨,这些都是学习本节课的有利条件。但是学生毕竟学习物理时间不长,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弱,对现有知识的运用不熟练,尤其就本节而言:日常生活中对“重”的理解与超重和失重中的“重”的理解发生混淆。这是他们学习本节课的不利因素。
二、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设计
1、课标的要求
(1)内容标准: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通过实验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
(2)活动建议:通过各种活动,例如乘坐电梯等,了解和体验失重和超重;
(3)学习要求:①知道超重和失重的概念及其产生条件;
②会计算简单的超重和失重问题中的支持力;
2、教学目标设计
(1)了解超重和失重现象,知道超重和失重的概念;
(2)运用牛顿第二定律研究超重和失重的原因,总结超重和失重的产生条件;
(3)通过对超重和失重实验的观察和体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对知识的迁移能力;
(4)通过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总结超、失重产生条件,提高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5)通过课后体验,如乘坐电梯、观察自由下落的水瓶等,享受知识给生活带来的乐趣,感受“学以致用”的快乐;
3、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总结超重和失重的产生条件;
会计算简单的超重和失重问题中的弹力;
(2)难点:理解超重和失重的本质并解释其应用;
三、教法分析(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
针对学生特点以及本节课的目标要求,采取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实验研究法:在新课导入环节和课后超、失重中采用实验研究法,让学生动手参与实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