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790字。
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进一步理解伽利略的研究结论,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告诉了我们,什么是惯性,什么是力。
2.过程方法目标:
实验与思考相结合的思想方法。理想实验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学会从纷繁的现象中探求事物本质的科学态度和研究方法,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二、教学重点
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惯性概念。
三、教学难点
理解牛顿第一定律是利用逻辑思维对事实进行分析的产物,不可能用实验验证。理解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
四、教学方法
学生阅读,学生动手呈献事实,观察。思考。教师讲解。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练习。
五、教学器材
电脑投影一些个小物体桌面大小两个钢球
六、教学设计
(一)从亚里斯多德到伽利略
1.介绍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 (Greek: Ἀριστοτέλης Aristotélēs) (384 BC - 322 BC)
亚里士(斯)多德(前384—前322年),古希腊斯吉塔拉人,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
亚里士多德一生勤奋治学,从事的学术研究涉及到逻辑学、修辞学、物理学、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美学等,写下了大量的著作,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据说有四百到一千部,主要有《工具论》、《形而上学》、《物理学》、《伦理学》、《政治学》、《诗学》等。他的思想对人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创立了形式逻辑学,丰富和发展了哲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对科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介绍伽利略
伽利略(1564~1642) 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伟大的意大利天文学家、力学家、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也是近代实验物理学的开拓者,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他是为维护真理而进行不屈不挠的战士。恩格斯称他是“不管有何障碍,都能不顾一切而打破旧说,创立新说的巨人之一”。1564年2月15日生于比萨,1642年1月8日卒于比萨。伽利略家族姓伽利雷(Galilei),他的全名是Galileo Galilei,但现已通行称呼他的名Galileo,而不称呼他的姓。
1642年1月8日,78岁的伽利略停止了呼吸。但是他毕生捍卫的真理却与世长存。具有讽刺意味的是,300多年后,1979年11月,在世界主教会议上,罗马教皇提出重新审理“伽利略案件”。为此,世界著名科学家组成了一个审查委员会,负责重新审理这一冤案。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