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的分解》教案3
- 资源简介:
约5780字。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教案 年 月 日
课 题 §3.5 力的分解 课 型 新授课(2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力的分解,了解力的分解的一般方法.
2.知道平行四边形定则和三角形定则都是矢量运算法则.
3.能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和三角形定则进行矢量运算.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设置问题,启发学生的思考,启迪学生的物理思维.
2.通过组织探究实验,训练学生明辨是非、格物致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组织探讨和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学生体会到在交流中可以提高自己的能力.
2.让学生初步体会到物理学的和谐美和统一美.
3.通过分析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平行四边形定则和三角形定则在力的分解中的应用.
2.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对力进行分解.
3.正交分解法.
教学难点
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和三角形定则进行矢量运算.
教 学 方 法 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教 学 手 段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台秤、钩码、砝码、细绳、薄板钢条.
教 学 活 动
[新课导入]
(演示实验)
用一根细线提起一个重物和用两根细线同时提起这个重物,在实验演示之前先展示问题.
师:是一根细线容易断还是两根细线容易断?
生:(非常肯定地回答)当然是一根细线容易断.
实际演示,当两根细线之间的夹角较大时,两根细线中的一根先断
通过实际实验,和学生的认识形成较大的反差,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进一步的思考.
师:我们学习完这一节课“力的分解”之后就会明白这个问题.
[投影出示思考题]
1.什么叫力的合成?
2.如何求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力?
3.求下列两个力的合力:
(1)F1=30 N,F2=40 N,且方向互相垂直.
(2)F1=50 N,F2=50 N,且互成120‘角.
[学生活动]解答思考题.
[教师抽取部分学生用作图法和解析法的求解过程,并在实物投影仪上评析]
[过渡引言]
在力的合成中,我们知道:当几个力的作用效果与某个力相同时,这几个力就可以用这一个力代替,那么反过来,也可用那几个力来代替一个力的作用效果,这就是力的分解
[新课教学]
一、力的分解
师:我们上一节课学习了力的合成,现在我们学习力的分解,大家根据力的合成的定义方法来定义一下什么是力的分解.
生:求一个力分力的过程和方法叫做力的分解.
师:求合力的方法是什么?
生:(一起回答)平行四边形定则.
师:那么求分力的方法是什么?大家大胆地猜想一下.
学生探究讨论力的分解的方法
生:(小声、不敢肯定,有些犹豫)可能也是平行四边形定则.
师:你得出这个结论的依据是什么?
生:从逻辑角度讲,这两个分力的合力就是原来被分解的那个力,所以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