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第3章(第1课时)《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学案(含答案).doc
【人教版】必修一:第3章(第2课时)《弹力》学案(含答案).doc
【人教版】必修一:第3章(第3课时)《摩擦力》学案(含答案).doc
【人教版】必修一:第3章(第4课时)《物体的受力分析》学案(含答案).doc
【人教版】必修一:第3章(第5课时)《力的合成》学案(含答案).doc
【人教版】必修一:第3章(第6课时)《力的分解》学案(含答案).doc
【人教版】必修一:第3章(第7课时)《实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学案.doc
【人教版】必修一:第3章(第8课时)《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学案(含答案).doc
【人教版】必修一:第3章《相互作用》章末过关检测卷(含答案).doc
【人教版】必修一:第3章《相互作用》章末总结与知识梳理.doc
第一课时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1.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的物质性及其作用效果.
2.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画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3.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重力的方向,会计算重力.
4.知道重心的概念及其确定方法.
5.了解四种相互作用.
一、力和力的图示
1.力的作用效果
(1)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2)使物体发生形变.
2.力: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3.力的表示
(1)力的图示:能表示出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2)力的示意图:只能表示出力的作用点和方向.
►判一判
第二课时 弹 力
1.了解形变、弹性形变、弹性限度等概念.
2.知道什么是弹力,理解弹力产生条件.
3.知道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力,能在力的示意图中正确画出力的方向.
4.知道影响弹力大小的因素,理解胡克定律并能应用它解题.
5.了解四种相互作用.
一、弹性形变和弹力
1.形变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发生的改变.
2.弹性形变
撤去作用力后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
3.弹性限度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要想恢复原状就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度.如果超过一定的限度,即使撤去力的作用,物体也不会恢复原来的形状.
4.弹力
(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
(2)
第三课时 摩 擦 力
1.知道静摩擦力的概念及产生条件,会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
2.知道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知道静摩擦力的大小范围.
3.知道滑动摩擦力概念及产生条件,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4.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有关,会求滑动摩擦力.
一、摩擦力
1.定义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2.分类
(1)静摩擦力.
(2)滑动摩擦力.
(3)滚动摩擦力.
3.条件
(1)物体间接触且挤压.
(2)接触面粗糙.
(3)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或相对运动.
第四课时 物体的受力分析
1.进一步熟练掌握弹力,能根据平衡法、假设法确定弹力的有无及方向.
2.进一步熟练掌握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方向的判断和大小的计算.
3.学会用整体法和隔离法分析物体的受力.
一、几种常见弹力方向的确定
1.弹簧两端的弹力方向,与弹簧中心轴线相重合,指向弹簧恢复原状的方向.
2.轻绳对物体的弹力方向,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3.面与面接触时弹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并指向受力物体.
4.点与面接触时弹力的方向,过接触点垂直于接触面(或接触面的切面)并指向受力物体.
5.球与面接触时弹力的方向,在接触点与球心的连线上,并指向受力物体.
第五课时 力的合成
1.理解合力、分力、力的合成、共点力等概念.
2.理解力的合成本质上是从作用效果相等的角度进行力的相互替代.
3.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并知道它是矢量运算的普遍法则.
4.会用作图法和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求合力.
一、合力与分力
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相同,则这个力叫做那几个的合力,那几个力叫做这个力的合力.
二、力的合成
1.定义: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叫做力的合成.
2.平行四边形定则:两个力合成时,以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代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第六课时 力的分解
1.知道力的分解的概念,知道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2.了解力的分解的一般方法,知道平行四边形定则和三角形定则都是矢量运算法则.
3.能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进行矢量运算.
一、力的分解
1.定义: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的过程.
2.与合成的关系: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3.分解法则:把一个已知力F作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与力F共点的平行四边形的两个邻边,就表示力F的两个分力F1和F2.如图所示.
第七课时
实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实验目的
1.探究弹簧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定量关系.
2.学会用图象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
3.验证胡克定律,理解弹簧的劲度系数.
实验原理
1.弹簧的弹力大小等于下面所挂钩码的重力(静止时),改变所挂钩码的个数,可以改变弹簧的弹力大小.
2.弹簧的长度可用刻度尺直接测出,伸长量可由弹簧拉长后的长度减去弹簧的原长来计算.
3.作出弹簧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x的关系图象,根据图象分析弹簧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实验器材
铁架台、毫米刻度尺、轻弹簧、钩码(一盒)、三角板、铅笔、重垂线、坐标纸等.
实验过程
第八课时
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目的
1.练习用作图法求两个力的合力.
2 .验证互成角度的两个力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原理
1.若用一个力F′或两个力F1和F2共同作用都能把橡皮条沿某一方向拉至相同长度,即力F′与F1、F2的共同作用效果相同,那么F′为F1、F2的合力.
2.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F′和F1、F2的大小,并记下它们的方向,作出F′和F1、F2的图示,以F1、F2的图示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其对角线即为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得的F1、F2的合力F.
3.比较F′与F,若它们的长度和方向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相等,则可以证明平行四边形定则的正确性.
实验器材
方木板、白纸、弹簧测力计(两只)、橡皮条、细绳套、三角板、刻度尺、图钉(若干).
实验步骤
章末过关检测卷(三)
第三章 相互作用
(测试时间:50分钟 评价分值: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选对得3分,错选不选多选均不得分.)
1.如图所示,一个物体受到三个共点力F1、F2、F3的作用,若将它们平移并首尾相接,三个力矢量组成了一个封闭三角形,则物体所受这三个力的合力大小为(D)
A.2F1 B.F2
2015-2016学年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章末总结新人教版必修1
一、力
1.定义: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2.性质
(1)物质性:任何力都离不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相互性: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某物体施力的同时也受力.
(3)矢量性:力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3.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4.作用效果
(1)使物体发生形变.
(2)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二、重力
产生 (1)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作用力(2)施力物体为地球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